2016年,羅奈爾特•德雷弗、基普•索恩及雷納•韋斯憑藉構思並設計激光干涉儀重力波觀測站(Laser Interferometer Gravitational-Wave Observatory ,LIGO),獲頒邵逸夫天文學獎。評委更讚譽「他們最近對重力波的直接觀測,為天文學打開了新的視窗」。由首次觀測到重力波(由一對黑洞的合併所產生)至今,已經過了大約五年,到底重力波是否真的為天文學打開了新的窗口,我們不妨回顧一下…

中國、阿聯酋和美國都在去年7月的發射窗口期先後成功發射了火星探測器前往火星執行各種任務。經過超過半年的太空航行,三架火星探測器 – 中國的「天問一號」、阿聯酋的「希望號」和美國的「毅力號」都已經到達了他們的目的地,並正式展開他們的探索任務。讓我們在今期通訊中介紹一下這些探測器目前的情況以及後續的探索工作…

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只是探測任務的開始,我們就來看看其他有關火星探索的事…

在美國東部時間2020年7月19日下午5時58分,阿聯酋成功從日本種子島太空發射中心發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

近年,火星成為了各國探測太空的目標,因為火星是除了金星以外,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亦是太陽系中最近似地球的天體之一…

在天文學裡,合相是指從一個特定天體(例如地球)觀察到兩個天體在天空上的位置非常靠近。合相發生的時候這兩個被觀察的天體的位置有相同的赤經或黃經。而「大合相」就是指木星和土星的合相,被冠名為「大」是因為木星合土星是至今最罕見的目視行星合相。2020年12月,香港的上空便出現了一次罕見的大合相…

每年的12月初至12月中是雙子座流星雨的活躍期,預計今年的高峰期為12月13日晚上至14日的凌晨,估計天頂每小時數目(Zenithal Hourly Rate, ZHR)高達150…

2015年度邵逸夫天文學獎頒予天文學家及太空科學家威廉•伯魯奇先生以表彰他構思及領導開普勒計劃;這計劃大大增進了人類對太陽系外行星系及恒星內部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