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人類於地球誕生,我們一直嘗試了解我們所在的宇宙。經過了數千載的觀察和思考,我們已經發展了一套宇宙學標準模型,可讓我們更好地描述宇宙熱大爆炸以來的演化。然而,隨著科技進步和精確測量技術的發展,更多結果顯示觀測和理論之間存在著矛盾,其中哈勃常數疑難,便是現代宇宙學中的一個迫在眉睫、亟待解決的問題.....

滿月並不稀奇,然而你對這種自然現象又有多少了解呢?本文通過介紹不久前看到的兩次超級月亮,即6月14日的草莓月和7月14日的雄鹿月,帶你賞月觀星,遨遊天際.…

現今天文學家們發現每個星系的中心都有一個質量約為一百萬到十億個太陽質量的巨大黑洞。星系中的恆星因引力作用圍繞著黑洞旋轉...

如果您喜歡觀星,您可能看過壯麗的星系,並讚嘆這些由千億個恆星組成的雄偉結構。太陽是我們的家鄉星系銀河系中的典型恆星,而銀河系亦是宇宙中的典型星系。星系組合成星系團,形成更大的結構。星系內除了恆星,還有什麼物質?星系和星系團是如何形成的?.....

在剛過去的11月19日,傍晚時分香港的上空出現了一次月偏食。這次的月偏食其實在香港時間下午約2時已經開始「半影食始」....

在1931年,美國化學工程師Samuel Stephens Kistler博士與同事Charles Learned博士打賭,說他們可以把啫喱內的液體換成氣體而不會使它塌陷。他們把這個概念稱為「氣凝膠」,並最終使用二氧化矽造出史上第一塊氣凝膠 …

在2019年4月10日,一組科學家完成了壯舉:他們成功拍到了黑洞有史以來的第一幅照片。這張得來不易的照片理所當然地佔據了全世界報紙的頭版,畢竟人類從來也沒有想過自己能夠拍到黑洞,而且能夠把它廣傳…

2016年,羅奈爾特•德雷弗、基普•索恩及雷納•韋斯憑藉構思並設計激光干涉儀重力波觀測站(Laser Interferometer Gravitational-Wave Observatory ,LIGO),獲頒邵逸夫天文學獎。評委更讚譽「他們最近對重力波的直接觀測,為天文學打開了新的視窗」。由首次觀測到重力波(由一對黑洞的合併所產生)至今,已經過了大約五年,到底重力波是否真的為天文學打開了新的窗口,我們不妨回顧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