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在各方面的重要性无容置疑。目前全球居住在城市的人口有 45 亿,超过全球总人口一半;城市占据全球超过三份之二的经济活动及生产,制造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四分之三。随著城市发展,城市的人口数目将会进一步增长,预计到2050年全球城市人口将多达70亿.....
经过两周的谈判磋商,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在2022年12月19日于加拿大蒙特利尔圆满结束.....
为期两周的202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7)于2022年11月20日闭幕,评论员开始分析今次会议的得与失。
COP27最大的成就相信是各国就成立「损失与损害」基金达成协议。被视为受气候危机影响最严重的国家的一次胜利,这个帮助他们应对损失和损害的协议无疑是一个真正的突破。而在多年尝试下均未能将这个议题列入COP议程后,今次的协议对发展中国家和小岛国家来说亦是一场胜仗.....
近年,氢已被视为一种低碳的能源载体。在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世界各地政府和能源企业 开始留意到氢的潜力,纷纷承诺氢燃料开发并推出发展策略,引起了行业游说者、投资者和政府的注意,有望成为化石燃料的代替品.....
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奖者崔琦教授曾在诺贝尔基金会出版的自传中提到 :「我倾向于将我的生活分为三个阶段:在中国中部河南省一个偏远村庄的童年时光、在香港的求学时段,以及来美国上大学后的岁月。」 .…
高锟被誉为「光纤之父」、「光纤通讯之父」、「宽带教父」及为2009诺贝尔物理学奖得奖者,说他是现代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工程家之一,绝对是无容置疑的。他在「光传输于纤维的光学通信领域突破性成就(for groundbreaking achievements concerning the transmission of light in fibers for optical communication)」,更造就了互联网时代的的爆炸性发展.....
全球新冠疫情与气候变化,同样显露了人类社会全球性、系统性而复杂的危机,都需要我们进行相关科学研究,并同时采取行动减缓和适应其对社会各环节的干扰,以及对脆弱群体造成的严重影响。新冠疫情造成全球危机之际,温室气体排放一度下跌正好给我们启示和契机,就是只有以绿色复苏的措施修复这个复杂的体系,才有机会提高我们对疫症和气候变化两者的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