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世界的科研力量
全球化是世界發展的大趨勢。隨著互聯網普及,通訊科技發展一日千里,促進了知識傳播和思想交流。知識全球化,科學研究也邁向全球化。從基礎科學研究到前沿技術發展,都有跨地域、跨領域協作的趨勢。細數近二十年的國際科學大奬,例如諾貝爾獎,和被譽為「東方諾貝爾獎」的邵逸夫獎,有不少都是由跨國科學家和研究團隊奪得的。
其中一個例子是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就由法國女科學家沙爾龐捷教授和美國女科學家杜德納教授共同奪得。二人在2012年發表了名為「CRISPR/Cas9」的基因剪刀技術,為基因編輯科技帶來重大突破。此技術已被應用於農作物和家畜上,並有望為治療癌症和其他遺傳病作出貢獻。杜德納教授於2017年獲香港大學頒授名譽科學博士,並出席了港大醫學院的學位頒授典禮,兩代科學人共濟一堂,傳承了科學和研究的精神。
不得不提的是有「科學界奧斯卡」之稱的科學突破獎,其2020年度的基礎物理獎就是頒發給拍得人類史上首張黑洞相片的EHT團隊。EHT團隊是由全球超過300名科學家合作,把各地的天文望遠鏡連接,組合成一座超巨型、口徑相當於地球直徑的無線電望遠鏡網絡。這些望遠鏡分別位於美國、墨西哥、智利、法國、格陵蘭島和南極。無線電望遠鏡並非直接拍出黑洞的影像,而是提供了許多科學數據,必須經過複雜的運算和調校,再由科學家們建構出黑洞的影像。EHT成員之一、來自香港的天文學家陳志均指出,雲端運算對今次的國際合作非常重要,能跨地域為全球其他科學家提供龐大數據。
由此可見,科學界渴求的生力軍,除了要對科學好奇、具備堅毅的研究精神,還要有創新思維、國際視野,和團隊協作的綜合能力。
回顧科學發展里程,不少具前瞻性的發明和發現,在萌芽階段時,或許只是一些看似天馬行空、遙不可及的想法,但經過科學家和研究團隊的不懈探索研究琢磨,假以時日也會得到實現,甚至改變人類的未來。正如數學物理學家馬克士威在 1865 年,從理論演算中預測了電磁波的存在,當時亦曾被其他科學家質疑。沒想到百年後的今天,從手機的無線網路和電子錢包,以至天上的天氣雷達和太空的氣象衛星,到處都有使用到電磁波了,對人類文明、科技和生活質素產生重大貢獻。
今天的科學夢,可能就是明日的偉大發明。有志成為科學領袖的年青人,可透過參加桂冠論壇的良機,與世界頂尖科學大師接觸和交流,培養前瞻思維,擴闊國際視野,建立人脈網絡,並與科學和科研志趣相投的持份者有效溝通,這些經驗對於提升研究實力、改良技術、尋找資源,以至促進跨文化、跨領域的協作,定會帶來幫助。
2020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