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香港桂冠论坛
新年快乐!欢迎大家来到香港桂冠论坛2022年1月份通讯。
香港桂冠论坛先后在9至11月期间举办了首届论坛前奏活动的第一和第二个主题活动。而在12月,香港桂冠论坛亦展开了第三个主题活动 - 「探索新视野」。桂冠论坛联同香港本地科学家/研究团队,为香港高年级中学生安排了参观他们的实验室以及进行对谈会。这次活动旨在透过学生亲身体验和提问,从而了解科学家们的现实生活和工作环境、香港最新的科研设施、实验室的运作和科学家们研究过程中经历的起跌等,也借此提升中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参与的学生和老师对于能够参观香港本地的实验室感到十分高兴,对本地的科研发展状况也了解更多。
1月份时,香港的新冠疫情反覆,我们很遗憾需取消或延迟部分的参观和对谈会,但香港桂冠论坛十分感谢各位学生和老师把握着机会积极参与,亦十分感谢一众本地科学家/研究团队,继续支持香港桂冠论坛的活动。他们包括香港科技大学生命科学部副教授张晓东教授、香港浸会大学数学系助理教授韩汝星博士、香港都会大学科技学院副教授史东甫博士及香港中文大学病理解剖及细胞学系助理教授邓铭权博士。
第一至第三个主题活动的精华片段已经上载至我们的网站和YouTube 频道给大家重温。
除此之外,香港桂冠论坛原定于2022年2月11至14日在香港西九文化区戏曲中心中庭举行一个聚焦女性科学家的展览以及配合「国际妇女节」于2022年3月8日举行的首届桂冠论坛前奏活动第四个主题活动「科学界女强人」,亦因为新冠疫情的发展而需要延期。
我们将会透过网站和社交媒体公布更多有关香港桂冠论坛活动的安排,大家记得留意!
最后,虎年将至,香港桂冠论坛祝您虎年大吉,虎气冲天!
二战以来香港天文台历史
在香港桂冠论坛 2021年7月份通讯中一篇有关“香港天文台早期历史”的文章中,我们介绍了天文台自开台前后至二战前的历史。现在我们介绍天文台自二战以来的历史与发展。
战争的考验
香港在1941年12月8日早上遭到日军侵袭,并最终于1941年12月25日沦陷。香港天文台所有运作被迫停止。在1941年至1945年香港被占领期间,天文台总部的主要用途是操作两门高射炮。从寻回的记录显示,当时日本气象队士兵曾驻守在天文台总部作气象观测。虽然天文台建筑物仅遭受表面损坏,但几乎所有设备都被日军拆除。
日占香港时期,时任台长伊云士先生(Mr B D Evans)被禁锢于赤柱拘留营,而时任助理台长希活先生和同事史他白先生则被关押在深水埗战俘营。虽然当时环境恶劣和十分艰难,伊云士仍凭借人手及简单仪器,在赤柱拘留营内断断续续地维持部分的天气观测工作,并把收集到的气象数据笔录在帐簿、信纸、香烟包和罐装饼干内附送的动物卡之上。
作者︰
香港天文台台长郑楚明博士
香港天文台前台长岑智明先生
香港天文台高级科学主任李子祥博士
2022年1月
孪生质数猜想与博学者计划
有些数学问题是常人完全不能理解的,譬如黎曼猜想(Riemann hypothesis)需要用到不少高等数学知识才能解释;可是也有些问题是十岁小孩也能明白的。著名的孪生质数猜想(Twin Prime Conjecture)绝对能被归类为后者。它由Alphonse de Polignac 在19世纪提出,指世界上存在着无限多对相减之差为二的质数,而这些质数因此被称为「孪生」质数(twin primes),例如3和5是一对孪生质数,71和73也是。当数字越来越大,质数出现的频率越来越低。即使如此,我们也能找到一些大得惊人的孪生质数,现时纪录是一对在十进制下有着388,342位的质数2996863034895 × 21290000 – 1和2996863034895 × 21290000 + 1。这不禁让人猜想数字里面可能包括无限对孪生质数,即是无论我们找到的孪生质数有多大,都总有一对会比它们大。
这猜想本身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但是比较有趣的是近年在这个问题上作出突破所用的方法。大家对数学研究的印象可能是一位数学家坐在房间里独自与问题搏斗,一直把自己锁在房间里直至找到解决方法为止。对孪生质数提出突破性理论的两位数学家 — 张益唐和James MAYNARD的确都是分别独自进行研究,可是另一方面的突破则来自一个公开的大型合作计划 — 博学者计划(Polymath Project)。
作者︰
蔡茜珩
《科言》学生编辑
香港科技大学
设计︰
曾卓希
《科言》学生设计师
香港科技大学
2022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