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與通訊科技以火箭般的速度日漸先進和複雜。然而,很多已發展社會正出現人口老化現象,所以需要發展現代的醫術並在營養和公共衛生中作出改善;香港預計在2030年有超過25%人口的年齡為65歲或以上,相比2017年上升超過16%,但長者採用科技尚未普及,他們經常對使用科技有不同意見,有些認為新科技會很複雜甚至帶來不便,費用和私隱亦是常見的擔憂。為了推廣長者採用科技,家庭成員的支持很重要,生產商也可以研發一些簡單和方便使用的產品去協助長者使用科技,政府可以鼓勵或與非牟利機構合作去舉辦不同的宣傳活動、課程和提供持續的支援,去促進使用。科技可以提升長者的生活質素,不論在疫病上或健康上,都有無數潛在的好處。


健康人生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健康人生是關乎設立一個環境和機會讓人們可在生活上做他們想做和值得去做的事情 (WHO, 2020)。這是一個過程去維持和發展他們的生活能力,包括達到他們的基本需要、維持他們的靈活性、確保他們可以建立和維持關係、持續學習,並作出自決和為社會作出貢獻。在個人和環境之間是有內在關係,可以是人們對家庭和社會的關係,以及社會政策和體制;個人能力也可以關乎生理上和心理上的能力,例如記憶力、聽力和視力,都會隨著年齡而有所影響。

健康人生包含活躍老化,這是需要不同部門和機構的實質行動去支援家庭和社會。以本地推廣健康人生而言,不同政府部門和公營機構均會提供長者服務,例如衛生署的長者健康服務 (2018) 和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老年學研究所,他們會教育長者如何從飲食習慣、心理健康、人際關係、科技等方面去達致健康人生。總括而言,科技將會成為推廣健康人生的一個重要因素。


長者的科技採用

資訊及通訊科技的持續發展影響著我們的日常生活。智能電話和其他屏幕裝置均有很多先進功能,包括攝錄和音樂播放器、全球定位系統(GPS)和手機應用程式,可以提供不同資訊、社交聯繫和娛樂 (香港政府統計處,2019)。很多媒體都可以經手機應用程式開啟,因此智能裝置將會成為一件普及的必須品,尤其智能電話,因為它們只需用手指觸碰便能獲取資訊和開拓社交。

使用智能電話能改善人們的健康、生活質素和心理功能 (Mellor et al., 2008; Stevic et al., 2019)。這些電子科技有潛力去支援長者獨自在家生活,享受他們習慣的家居環境,他們亦能考慮使用電子健康科技如何改善他們的日常生活能力 (Nikon et al., 2020)。愈來愈多65歲或以上的長者現時有使用電子裝置,在香港,有使用智能電話的長者比例由2016年的2:5上升至2018年的3:5 (香港政府統計處,2019);其他年齡層的人士90%擁有智能電話,然而在65歲或以上的長者中只涵蓋57.2%,主要的抗拒原因是覺得使用新科技和電子裝置很複雜 (Abdulrazak et al., 2013)。


老人使用科技的模式(Model of Adoption of Technology by Older Adults -MATOA)

為了解釋長者的科技應用,Wang et al. (2017) 提出了Model of Adoption of Technology by Older Adults (MATOA)(圖1), 它是從Venkatesh et al. (2003) 所提出的接受和使用科技的統一理論(Unified Theory of Acceptance and Use of Technology – UTAUT)改良而推論出來,預計成效、社交影響、預計表演和促進條件可以從以下因素而建立:

  • 生理上的年齡限制(Biophysical ageing restriction) – 認知和身體的機能因健康受損而下降,如視力、靈活性和聽力;
  • 焦慮(Anxiety) – 對電腦的焦慮可能成為老年人使用新科技的障礙;
  • 必要知識(Requisite knowledge) – 沒有擁有足夠的必要知識;
  • 內在的積極性(Intrinsic motivation) – 這個主要的構想內包含四項元素:社交支援、自尊和自我形象上的自我概念、在自己角色中的自我管理和生命中自我補償的情緒;及
  • 預計使用(Use expectancy) – 對採用科技產品是有意義的一種期望
  • 圖1:Model of Adoption of Technology by Older Adults (MATOA)
    (資料來源: Wang et al., 2017)

    在正式使用科技之前,行為上使用的意欲是關乎使用者接受和滿意程度,這是由個人對使用科技實用性的感覺和態度所影響,但是量度使用者的滿意程度是很困難 (Holder & Karsh, 2010)。當人們有一種行為上的意欲去使用新科技時,他們便會使用新系統。此外,經驗影響、自願性、性別和年齡也是重要的監察指標 (Venkatesh et al., 2003; Tsertsidis et al., 2019),例如:社會影響效果對女性影響較大,而表現期望效果對男性影響較大。長者採用科技的好處和影響包括透過個人娛樂去提升社會聯繫、終身學習、保健知識和改善心理健康;除此之外,使用智能電話或會培養出個人對社會的心理價值。


    社會聯繫和娛樂

    不少老年人的社交活動減少而逐漸被朋友和家人孤立,導致他們社交和情感上的孤獨感 (Haris et al., 2014; Delello & McWhorter, 2017)。使用電子科技有助長者與社會建立較緊密的關係,他們可以在虛擬世界中交換資訊,這些活動可以令家庭關係更緊扣和提升現有社交聯繫 (Delello & McWhorter, 2017)。長者可以透過智能電話內的社交媒體應用程式以信息、語音電話和圖像功能來維持社交聯繫;Facebook和Instagram都是普及的社交平台,它們提供一些方便的功能,有助聯繫社會和建立社會橋樑,例如:「讚好」按鈕、分享照片和影片、在別人照片下留言和觀看影片和圖片 (Jung & Sundar, 2016)。他們可以搜尋家庭活動的資訊和相片,以及家庭成員的日常生活,亦可使用通訊應用程式,如Whatsapp和Skype,在任何時間和地方進行視像通話,這樣能提供一個網上跨世代互動的機會,因為長者可以與他們的子女和孫兒在多媒體渠道上溝通。

    在社會上,長者也可與有共同興趣的人溝通,這樣能提升與社會接觸;老年人有時候可利用社交媒體去參與一些改善健康的活動 (Madden, 2010),也能加入一些網上社交群組和瀏覽一些關於社區的新聞,這些行為能避免令長者有被隔離和感到孤單的感覺 (Leist, 2013; Chopik, 2016)。與此同時,透過電子社交媒體,他們可以自娛。現時有很多容易使用的信息娛樂平台,例如:閱讀愛好者可以在應用程式如Amazon Kindle免費下載網上電子書,還可下載其他有關網上電影和電視節目的應用程式,亦有很多線上手機遊戲。


    終身學習

    非正規教育是指在各種日常情況下任何自願而且自定進度的學習,電子裝置是一種容易使用的工具,能為長者提供這種教育 (Jin et al., 2019)。與正規學習課程作比較,使用電子裝置進行自定學習可以讓長者根據自己的喜好去選擇學習語言,亦能在任何時間和地方開啟學習資料 (Leen & Lang, 2013; Ng, 2013),這學習模式可以讓長者根據興趣去滿足他們學習的欲望,例如:烹飪、語言和健康有關的課程,包括營養學和運動 (Lee et al., 2017),他們便會積極地參與線上討論區來擴闊他們的知識;再者,老年人可以透過在其他同學的話題上分享和留言,去就他們學到的知識進行交流,並吸取合作的學習經驗 (Jin et al., 2019)。因此,電子裝置可以提供一個非常方便的平台,令長者有持續非正規教育和終身學習的機會 (Ng, 2013)。

    為了推廣使用資訊與通訊科技給香港長者,香港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自2012年起推出「長者數碼外展計劃」和「長者進階數碼培訓計劃」。由於得到正面的迴響 (香港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2018),兩個計劃均延長為兩年長的項目,利用資訊及通訊科技為患有認知障礙症的長者提供高效益的訓練,提升他們的能力。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為非牟利機構提供資助,教導長者使用電子裝置,例如平板電腦;他們亦會利用智能科技去為患者提供治療、運動和溝通的機會,例如虛擬實境和網上會議平台。這些計劃會聯同長者學院合作,為長者提供不同種類的資訊科技課程,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參加,而他們完成課程後,應該可以與社會有更好的聯繫,也能提升他們的自信。


    健康管理與知識

    科技可以幫助老年人去管理健康狀況,他們可經電子方式與醫護人員溝通,從而減少親身應約的需要。資訊與通訊科技亦可幫助一些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去進行檢查或重播指示,也可以提升他們的理解和令他們容易跟從 (Greenwood, 2020)。電子健康裝置能記錄個人健康狀況,例如心跳和體溫、監察治療進度和提供覆診提示 (Deng et al., 2014)。遠距醫療是一種近年興起的網上醫療平台,它使用視頻會議和通話去提供醫療服務,例如診症、斷症和疫病教育 (Weinstein et al., 2014; Bujnowska-Fedak & Grata-Borkowska, 2015),使用電子醫療科技有助長者去保持健康、克服行動不便和促進獨立生活。

    電子健康應用程式配備自動連接網上資源的功能,讓人們可以上載他們的健康記錄,例如將糖尿病自我測試的結果上傳至雲端空間,可以讓醫生開啟實時記錄 (Weinstein et al., 2014);有些電子應用程式配備了導航和全球定位系統的功能,能用於緊急情況和保障安全,讓家人和照顧者去追查長者所處的位置,確保長者安全和提供即時的支援。在香港,相關科技已發展至連接電子裝置和「平安鐘」服務,為長者提供支援。這項全日24小時的服務還設有中央通訊中心去為長者解答疑難,此中心亦能監察長者的位置和在緊急情況下聯絡相關部門,例如警察和救護服務;家人和親友也可以使用「智安心®」手機應用程式去檢視長者的位置(長者安居協會,2019)。

    有了這些電子裝置,長者可以獲得、處理和理解健康資訊和有需要的服務。相關的健康知識技能有助他們去控制自己的身心健康,例如作出明智的健康護理選擇、改善與醫生的溝通和提供有利他們診症上的資料。


    心理和認知健康

    長者在科技的使用有助他們和社會連繫,從而減低孤獨和隔離的感覺,減輕抑鬱的徵狀,並提升心理健康 (Cotten et al., 2013; Heo et al., 2015; Chopik, 2016)。孤獨感和被社會隔離都是65歲或以上老年人認知下降的先兆,而社交活動可以有助克服年齡有關的記憶轉變 (Quinn, 2018)。因此,經常在社交媒體如Facebook、Instagram、微博等進行交流可減低患上腦退化症和認知障礙症 (Seeman et al., 2001)。

    多參予社交科技有助提升認知功能,因為在使用科技過程中會交替運用理論和目標 (Quinn, 2018)。腦部認知訓練會隨著年齡而下降,包括改變和接受新資訊的能力(Delello & McWhorter, 2017)。再者,學習使用新科技和社交媒體能在多方面連載記憶和就處理速度的決策能力上作出改善 (Quinn, 2018; Chan et al., 2016);長者亦可從手機應用程式上學習和練習一些新技能和動作,當他們進行解難遊戲時,有助提升他們的邏輯性和批判性思考。因此,遊戲可減低與年齡相關的認知下降,例如喪失記憶力等,從而減低年長歲數時患有腦退化症的風險 (Charness & Boot, 2016)。

    推廣遇到的阻礙

    很多長者在日常生活中沒有使用電腦和組合軟件及應用程式的經驗,在他們長大的年代,這些裝置尚未發展。因此,他們在知識和經驗會有明顯的差距,造成一個使用電子裝置的阻礙,有些老年人在學習和操縱智能電話和相關電子裝置時會缺乏信心。

    此外,儘管長者知道智能電話是有利的,但購置費用和服務費未能鼓勵他們去使用這種「新」科技,當中財政考慮極可能形成另一種重要阻礙。然而收入和年齡與智能手機的擁有權是非常相關的,年齡愈大的組別一般收入較少,所以較少擁有智能電話 (Charness & Boot, 2016),這是正常的,因為大部分長者已退休和沒有額外的財政資源去用於昂貴物品上,他們很多都認為一部簡單手提電話已經足夠,因為他們主要使用直接通話功能多於其他複雜的服務,而智能電話內有很多增值服務,例如用於連接互聯網的流動數據、來電轉接和和弦鈴聲等,對他們來說是多餘的。因此,他們會使用基本計劃去將費用減至最少 (Chen et al., 2013)。香港的消費者委員會 (2018) 進行了一項研究關於建立一個方便長者購買電字裝置的環境,有些長者反映他們找不到低成本但高效益的科技產品;亦有其他對繳費模式的意見,因為賬單一般經網上發出,有些服務供應商亦會就紙張賬單收取額外費用,對長者而言,這樣造成附加費用和增加另一種阻礙和複雜性。.

    雖然智能電話是一種擁有很多功能和應用程式並是非常聰明的裝置,但對長者操作而言則太複雜 (Charness & Boot, 2016);儘管有很多有用的功能,包括登入社交媒體、應用程式、打電話、設定鬧鐘和拍照並傳送,但是複雜的目錄讓長者較難使用和容易產生混淆 (Chen et al., 2013);就算現時可以將字體大小和屏幕上的圖像放大,鍵盤上的按鈕對大部分長者而言都太密集,難以操作 (Chen et al., 2013),他們可能會無意地選取了錯誤的功能,例如意外地打電話給某人或將鍵盤上鎖,因為他們會忘記按鈕所預設的功能。智能電話的編排和界面設計尤其不適用於視力或聽力不良或患有關節炎和風濕病人士 (Wildenbos et al., 2018)。認知老化會減慢學習進度,所以老年人很少會被新科技所吸引(Salthouse, 2010; Charness & Boot, 2016),這些「複雜的」功能會影響使用智能電話的易用性,甚至積極性。 私隱和資料保護的擔憂都會是增加使用科技的負面因素 (Venkatesh et al., 2003),與年輕群組相比下,65歲或以上的長者對這方面的憂慮尤其普遍 (Hoofnagle et al., 2010; Fox et al., 2000)。老年人在維持網絡安全上只有有限的知識,他們可能擔心被黑客入侵他們的帳戶或不能安全地保存個人資料,所以他們很少會張貼個人資料,例如照片、出生日期、會員編號或聯絡電話在互聯網上;同樣地,他們可能不懂如何封鎖網絡Cookies或刪除瀏覽記錄(Charness & Boot, 2016)。那些在私隱和安全上有更多知識的人可以設定那些人可以開啟他們的資料和開啟多少資料。所以,假若長者希望能安心地使用而不被追查和跟蹤,他們會關閉整個系統或鏡頭 (Vassli & Farshchian, 2017)。

    幫助長者邁向電子化

    積極性

    積極性對於推動人們去接受新科技是很重要的,長者也不例外;但是,他們就管理電子功能和尋求支援通常會感到煩厭和沮喪,因此長者不願意繼續使用智能電話和社交媒體 (Wildenbos et al., 2018)。為推廣使用科技的正面看法和態度,獨立和健康人生的實質好處和科技的可用性和可靠性均應該要宣傳 (Hawley-Hague et al., 2014)。科技的改變會令老年人更方便和有更好的體驗,尤其是對行動不便、長期在家或臥床的人。這些措施改變了用家的看法和保持他們的積極性,亦提升了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對電子裝置學習的興趣和體驗。再者,家人、照顧者、朋友和社區健康師應該鼓勵和支援長者使用智能電話、智能裝置和社交媒體,他們處於一個最好的位置去建議和提醒長者如何正確而安全地使用科技,例如網絡保護、互聯網安全和在他們遇到困難時提供協助;更重要是,長者在學習使用智能電話或智能裝置和操作社交媒體時感到有自信和安全,家庭關係亦會因此而改善。

    財政資助

    政府和非牟利機構可以為長者提供財政資助和學習機會,令他們可以學習如何使用智能電話或其他智能裝置,因為大部分長者都已退休和較少花費在昂貴物品上;除此之外,政府可聯同非牟利機構一同為社區的這個年齡層舉辦以他們為本的資訊與通訊科技訓練,服務及網絡提供者應考慮提供特別優惠給予長者,從而排除使用新科技的財務障礙和顧慮。

    智慧型設計

    「銀髮族」在人口老化的世界中佔龐大的比例。智能電話的製造商和社交媒體的創辦人應抓緊機會,設計新穎、外觀吸引和方便長者使用的科技和裝置 (Wildenbos et al., 2018); 設計師可以提供容易瀏覽版本的手機應用程式去幫助長者,例如使用特大字體和圖片及善用語音搜尋功能,這些功能必須做到容易使用和實用的,特別切合長者在功能上的需要,令他們對新科技提高積極性和正面看法。

    新世代長者的輔助智慧科技

    電子健康科技如虛擬實境應用程式,能幫助老年人有健康人生及有潛質去改善生理、心理和社交健康,以及生活質素。虛擬實境利用播放歷史環境的情景,令長者可以重新回到他們的過去、工作或家中,因虛擬實境會虛擬地參觀遙距的地方,行動不便的長者亦可以擺脫被隔離和煩悶的感覺。虛擬實境亦是復康和運動的一種工具,例如步法、平衡、預防跌倒、痛症管理和減低認知障礙性跌倒的風險,也有手機應用程式去幫助長者監察他們的心率,或讓家人追蹤他們的位置。遠距醫療在全世界亦逐漸普及,尤其在2019新冠狀病毒疾病肆虐期間,所有社交活動需減至最低的時候。遠距醫療是一種先進的電子健康服務,它改變了傳統健康服務的傳遞方式,遙距地進行診症而電子化地保存記錄,它需要電子醫療的支援及將健康資料傳送至授權的專業人士,也可縮短留院住宿的時間和減低死亡率。遠距醫療利用無線區域網路 (WLAN) 的監察和測量,為市民提供一個可負擔而更快捷的服務 (Majumder et al., 2017)。此外,遠距醫療適合需要進行專業物理治療和職業治療的復康長者,醫護人員會利用視像通話或網上會議平台,例如Microsoft Teams和Zoom,去幫助病人完成治療,照顧者亦可遙距地一同參與 (新加坡衛生部,2019)。配合電子網絡的持續改良和研發,遙距醫療將會成為醫療服務的未來大趨勢,令地域和社交距離無障礙。

    人工智能是輔助科技的另一個例子,例如機械人。它可以為長者在健康信息上提供更好的解釋和提供娛樂,甚至在治療中陪伴他們。這項科技已在日本開始使用及在其他地方開始研發,例如新加坡,研究人員正考慮在機械人的身體上增設一個屏幕,去提升溝通和學習體驗,尤其為視力障礙的長者 (新加坡衛生部, 2019)。另外,人工智能亦可以應用於家中;在英國,家人和患者可以使用電子平台去選擇適合的機械照顧者,幫助長者的日常生活。在人口老化和勞動力下降的情況下,研發人工智能和機械人去協助人力資源的短缺是有需要的,尤其是照顧有長期病患和行動不便的患者。另外,提供心理支援和社交聯繫亦可以令長者與社會重新連繫 (Swain, 2020)。現時的中年人士將會在未來二十年成為老年人,他們必須熟識電子醫療科技,在一個智能環境下獲取健康人生的最大裨益。

    樂齡科技是一個近年新研究的範疇,它為長者提供機會和志向去使用科技,目的是去改善他們的日常生活和提升生活質素。使用樂齡科技能令長者在無需經歷任何重大改變下提升他們的自恃能力、能預先避免問題、能在需要時為長者提供服務及更多選擇和提升生產力。(Halicka, 2019)。香港嶺南大學在2018年進行了一項有關市民對樂齡科技興趣的調查,發現80%以上的60歲以上的老年人對交通、居住、飲食和健康方面的樂齡科技感興趣,由於香港的人口老化現象逐步上升,各政府部門合作在社區或公共屋邨發展樂齡科技,去減低社會的潛在風險。例如:他們在公共屋邨安裝無線網絡讀卡器,令長者可以與親友進行視像通話和接收公眾通知,他們亦可利用智能電話內的無線射頻辨識 (RFID) 讀取器將文字轉化為錄音去接收不同信息;其他項目包括在公共屋邨測試洗手間沖水感應系統,去監測沖水頻率,若系統發現該洗手間長時間沒有沖水,便會通知有關職員去留意該單位 (物流及供應鏈多元技術研發中心, 2020)。

    總結

    資訊與通訊科技每天都在進步和更新,人們都會使用智能電話、智能裝置和社交媒體去獲取社會上的最新消息和與他人交換資訊,這些發展對於老年人有很多好處,例如:保持社交聯繫、提供持續學習機會、改善心理健康和減低安全憂慮等。在人口老化的發展經濟體系內,將會缺乏足夠的照顧者和財政資源去維持對長者的高水平照顧;當我們面對長者護老服務需求上升時,不管從健康護理至護老院舍,我們需要發掘和實踐科技的解決方法。不論安裝智能設施在家照顧長者,或利用輔助裝置去幫忙處理家中瑣事,科技都可以為人口老化上升的地方(例如香港)提供解決照顧長者的其中一個方法。因此,在本地社會上有很大的潛力去使用人工智能裝置、機械人和度身定做的電子健康設備去解決問題,而招聘護理者亦是一個社會的重要憂慮(尤其對年輕人不願意加入關注長者護理事業)。但是,儘管一些長者缺乏新科技的生活經驗和認知退化,他們覺得使用科技是複雜、不方便和昂貴,他們可能認為沒有迫切性和知識去使用智能電話和智能裝置。為了提高他們的使用方便性和實用性,政府、非牟利機構、智能電話或智能裝置生產商、手機應用程式創辦人、社交媒體服務提供者和家人都應該協助長者使用新科技,政府亦應該提供不同計劃去監察和改良這些研究。

    為了積極主動地去處理未來的問題,長者將來住屋應有創新和適當的規劃,樂齡科技化地去包含最先進的智能系統,以及為「新」一代四十至五十歲的未來長者建立年齡友好的社會,並就電子裝置方面令他們學習和熟習更多,從而更加接受新玩意和科技。


    參考資料

    Abdulrazak, B., Malik, Y., Arab, F., & Reid, S. (2013). PhonAge: Adapted SmartPhone for Aging Population.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27-35. doi:10.1007/978-3-642-39470-6_4

    Bujnowska-Fedak, M. M., & Grata-Borkowska, U. (2015). Use of telemedicine-based care for the aging and elderly: promises and pitfalls. Smart Homecare Technology and TeleHealth, 3, 91-105. doi: 10.2147/SHTT.S59498

    Census and Statistics Department (2019). Thematic Household Survey Report No. 67: Information Technology Usage and Penetration. Retrieved from https://www.statistics.gov.hk/pub/B11302672019XXXXB0100.pdf

    Chan, M. Y., Haber, S., Drew, L. M., & Park, D. C. (2016). Training older adults to use tablet computers: Does it enhance cognitive function?. The Gerontologist, 56(3), 475-484. doi: 10.1093/geront/gnu057

    Charness, N., & Boot, W. R. (2016). Technology, Gaming, and Social Networking. In Schaie, K. W. & Willis, S. L. (Eds.), Handbook of the Psychology of Aging (8th ed.)(pp. 389-407). The Netherlands, NL: Elsevier. doi: 10.1016/B978-0-12-411469-2.00020-0

    Chen, K., Chan, A. H. S., & Tsang, S. N. H. (2013). ‘Usage of Mobile Phones amongst Elderly People in Hong Kong’ in IMECS 2013: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MultiConference of Engineers and Computer Scientists,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Engineers, Hong Kong, China, pp. 1016-1019.

    Chopik, W. J. (2016). The Benefits of Social Technology Use Among Older Adults Are Mediated by Reduced Loneliness.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19(9), 1-6. doi: 10.1089/cyber.2016.0151

    Consumer Council. (2018). Risk or Opportunity: A Study on Building an Age-friendly Consumption Environment. Retrieved from https://healthliteracypa.org/the-impact-of-aging-on-health-literacy-how-technology-can-help/

    Cotten, S. R., Anderson, W. A., & McCullough, B. M. (2013). Impact of internet use on loneliness and contact with others among older adults: cross-sectional analysis. 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 15(2), e39. doi: 10.2196/jmir.2306

    Delello, J. A., & McWhorter, R. R. (2017). Reducing the digital divide: Connecting older adults to iPad technology. Journal of Applied Gerontology, 36(1), 3-28. doi: 10.1177/0733464815589985

    Deng, Z., Mo, X., & Liu, S. (2014). Comparison of the middle-aged and older users’ adoption of mobile health services in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informatics, 83(3), 210-224. doi: 10.1016/j.ijmedinf.2013.12.002

    Elderly Health Service. (2018). Healthy Ageing. Retrieved from https://www.elderly.gov.hk/english/healthy_ageing/index.html

    Fox, S., Rainie, L., Horrigan, J., Lenhart, A., Spooner, T., & Carter, C. (2000). Trust and privacy online: Why Americans want to rewrite the rules. The Pew Internet & American Life Project, 1-29.

    Greenwood, J. (2020). The Impact of Aging on Health Literacy: How Technology Can Help. Health Literacy Coalition. Retrieved from https://healthliteracypa.org/the-impact-of-aging-on-health-literacy-how-technology-can-help/

    Halicka, K. (2019). Gerontechnology – The Assessment of One Selected Technology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Older Adults. Engineering Management in Production and Services, 11(2), 43-51. doi: 10.2418/emj-2019-0010

    Haris, N., Majid, R. A., Abdullah, N., & Osman, R. (2014, September). The role of social media in supporting elderly quality daily life. In 2014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Us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USEr) (pp. 253-257). doi: 10.1109/IUSER.2014.7002712

    Hawley-Hague, H., Boulton, E., Hall, A., Pfeiffer, K., & Todd, C. (2014). Older Adults’ Perceptions of Technologies Aimed at Falls Prevention, Detection or Monitoring: A Systematic Re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Informatics, 83(6), 416-426. doi:10.1016/j.ijmedinf.2014.03.002

    Heo, J., Chun, S., Lee, S., Lee, K. H., & Kim, J. (2015). Internet use and well-being in older adults.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18(5), 268-272.

    HKTVmall. (2019). HKTVmallLite: Buying goods can choose from the Internet. [Video]. Retrieved on 29 May 2020 fro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puXunxKCS0

    Holden, R. J., & Karsh, B. (2010).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Its Past and Its Future in Health Care. Journal of Biomedical Informatics, 43(1), 159-172. doi:10.1016/j.jbi.2009.07.002

    Hoofnagle, C. J., King, J., Li, S., & Turow, J. (2010). How different are young adults from older adults when it comes to information privacy attitudes and policies?. SSRN. doi: 10.2139/ssrn.1589864

    Jin, B., Kim, J., & Baumgartner, L. M. (2019). Informal Learning of Older Adults in Using Mobile Devices: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dult Education Quarterly, 69(2), 120-141. doi:10.1177/0741713619834726

    Jung, E. H., & Sundar, S. S. (2016). Senior Citizens on Facebook: How Do They Interact and Why?.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61, 27-35. doi: 10.1016/j.chb.2016.02.080

    Lee, E., Han, S., & Jo, S. H. (2017). Consumer choice of on-demand mHealth app services: Context and contents values us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Informatics, 97, 229-238. doi:10.1016/j.ijmedinf.2016.10.016

    Leen, E. A., & Lang, F. R. (2013). Motivation of computer based learning across adulthood.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9, 975-983. doi:10.1016/j.chb.2012.12.025

    Leist, A. K. (2013). Social Media Use of Older Adults: A Min-Review. Gerontology, 59(4), 378-384. doi: 10.1159/000346818
    Madden, M. (2010). Older Adults and Social Media. Retrieved from https://www.pewresearch.org/internet/2010/08/27/older-adults-and-social-media/

    Lingnan University. (2018). LU Jockey Club Gerontechnology and Smart Ageing Project. Retrieved from https://www.ln.edu.hk/apias/gerontechnology/en/about.html

    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MultiTech R&D Centre. (2020). Smart Elderly Community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lscm.hk/eng/channel.php?channel=case-2-4

    Majumder, S., Aghayi, E., Noferesti, M., Memarzadeh-Tehran, H., Mondal, T., Pang, Z., & Deen, M. J. (2017). Smart Homes for Elderly Healthcare-Recent Advances and Research Challenges. Sensors (Basel, Switzerland), 17(11), 2496. doi: 10.3390/s17112496

    Mellor, D., Firth, L., Moore, K. (2008). Can the internet improve the well-being of the elderly? Ageing Int. 32(1), 25–42

    Ministry of Health Singapore. (2019). Smart, Assistive Technology for the Elderly and Caregiver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healthhub.sg/live-healthy/1963/Digital-healthcare-technology-elderly-seniors-caregivers

    Nikou, S., Agahari, W., Keijzer-Broers, W. & Reuver, M. (2020). Digital healthcare technology adoption by elderly people: A capability approach model. 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 53, 101315. doi: 10.1016/j.tele.2019.101315

    Ng, W. (2013). Conceptualising mLearning literac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bile and Blended Learning, 5(1), 1-20. doi: 10.4018/jmbl.2013010101

    Office of the Government 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 (2018). ICT Programmes for the Elderly. Retrieved from https://www.ogcio.gov.hk/en/our_work/community/ict_programmes_for_elderly/

    Quinn, K. (2018). Cognitive effects of social media use: A case of older adults. Social Media+ Society, 4(3), 2056305118787203. doi: 10.1177/2056305118787203

    Salthouse, T. (2010). Major issues in cognitive aging (Vol. 49).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eeman, T. E., Lusignolo, T. M., Albert, M., & Berkman, L. (2001). Social relationships, social support, and patterns of cognitive aging in healthy, high-functioning older adults: MacArthur studies of successful aging. Health psychology, 20(4), 243. doi: 10.1037//0278-6133.20.4.243

    Senior Citizen Home Safety Association. (2019). About the Service: e-Care Link TM Mobile App. Retrieved from Retrieved from https://www.schsa.org.hk/en/assistant_and_support/service_2_introduction/index.html
    Stevic, A., Schmuck, D., Matthes, J., & Karsay, K. (2019). ‘Age Matters’: A Panel Study Investigating the Influence of Communicative and Passive Smartphone Use on Well-being. Behaviou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1-15. doi: 10.1080/0144929x.2019.1680732

    Swain, F. (2020). The Technologies That Could Transform Ageing. Retrieved from https://www.bbc.com/future/article/20201104-the-technologies-that-could-transform-ageing

    Tsertsidis, A., Kolkowska, E., & Hedström, K. (2019). Factors Influencing Seniors’ Acceptance of Technology for Ageing in Place in the Post-Implementation Stage: A Literature Re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Informatics, 129, 324-333. doi: 10.1016/j.ijmedinf.2019.06.027

    Wang, K. H., Chen, G., & Chen, H. G. (2017). A model of technology adoption by older adults.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45(4), 563-572. doi: 10.2224/sbp.5778

    Weinstein, R. S., Lopez, A. M., Joseph, B. A., Erps, K. A., Holcomb, M., Barker, G. P., & Krupinski, E. A. (2014). Telemedicine, telehealth, and mobile health applications that work: opportunities and barrier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 127(3), 183-187. doi: 10.1016/j.amjmed.2013.09.032

    Wildenbos, G. A., Peute, L., & Jaspers, M. (2018). Aging Barriers Influencing Mobile Health Usability for Older Adults: A Literature Based Framework (MOLD-U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Informatics, 114, 66-75. doi: 10.1016/j.ijmedinf.2018.03.012

    Vassli, L. T., & Farshchian, B. A. (2017). Acceptance of Health-Related ICT Among Elderly People Living in the Community: A Systematic Review of Qualitative Evide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34(5), 1-33. doi: 10.1080/10447318.2017.1328024

    Venkatesh, V., Morris, M. G., Davis, G. B., & Davis, F. D. (2003).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ward a unified view. MIS quarterly, 425-478.

    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 (2020). Ageing: Healthy Ageing and Functional Ability. Retrieved from https://www.who.int/news-room/q-a-detail/ageing-health-ageing-and-functional-ability



    作者︰
    劉倩影
    劉倩影任職香港理工大學(理大)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的項目助理,她畢業於理大專業進修學院的應用科學(榮譽)理學士(健康學),曾擔任理大專業進修學院「老齡化和醫療管理研究中心」的學生研究助理,協助編寫和出版有關老齡化和醫療管理的文章。
    方玉輝
    方玉輝是一位家庭醫生及社會醫學專科醫生,在香港兩所本地醫學院擁有名譽臨床副教授的資格,目前是理大專業及持續進修學院的實務教授(健康學)及科技、工程及健康學部的副主任,亦是理大專業進修學院「老齡化和醫療管理研究中心」總監。他曾主編及出版不同類型的刊物,包括關於健康的三本英文及超過三十本中文書籍,和四十篇學術文章,以及最近由Springer出版社出版的 “Primary Care Revisited -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for a New Era”。

    2021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