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漫延全球,至今已超过半年,仍未见缓减趋势。疾病的防治,历来倚靠先进社会专家领导,找出病源,统一治疗方案,掌握康复期善后,预防再发。且看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至今,仍未有一致接受的治疗药物:治流感、爱滋、疟疾病经典,还有传统类固醇都尝试过;新药当然少不了,众说纷纭。学者固然发表伟论,政客官僚,忍不住信心十足,说了再算。至于受染人群,年龄规范:老、病必然吃亏,青壮满以为幸免,但随着疫情的扩散,很快便理想幻灭,原来什么年龄都可以被选中。

发展从未停止的世界,历来都没有真正的公平,先进和落后,以经济实况衡量,很容易看得出。一些健康有关数字,显然代表客观情况。寿命的估计,传染病的染病率等,一向都是经济强国比较穷国好得多的。这次世纪大瘟疫,各国实况,无论经济先进或落后,受害情况竟然大相径庭!实际和发展中的数字,竟看见富甲天下的美国和一些欧洲强国,染病和死亡的比例竟差于小国,足见这疫症的神秘!

学者和政府,经过半年多的失望,实在无法可施,层出不穷的防治方案:不同严紧度的隔离政策、戴口罩、积极检验病毒等,其实对控制疫情都有好处,但没有杜绝把握。各方逆来顺受,积极做点可做的公共卫生工作而已,耐心等待冠毒的消退。

我们没经历过1918的全球流感瘟疫,据历史记载该疫延绵两年多,严重起伏十八个月,之后零星个案,至1920都有发生。在过去四、五十年,流感瘟疫在美国和亚洲,特别是中国,极普遍,一般连续数月,自然消失。香港十七年前的「沙士」,记忆犹新,经历严峻的一百多天,之后共约半年消失。若以1918全球流感最严峻期的约九个月,比较今天的COVID-19,今天的惨状,直趋当年。当前大家共享的恐惧,医疗界的恐慌,各地政府医疗设施追不上病者需要的恐慌,经济萎缩的恐慌,已超越了历史年代。每个人心中牵挂:厄运究竟什么时候完结?(1)

各地政府广泛宣扬的是:疫苗快出场了!世界各地,据说有超过120家研发单位,日以继夜为疫苗拼命。各地(包括我国)都有领先报道:已完成一、二期研究,即安全和剂量测试,可以开展三期临床测试了。一些政府和所属制药公司已签定合约,成功后获优先供应。我国说:可以给全世界提供。迟来的报道,毕竟也振奋人心。控制疫情的希望,系于疫苗了。

疫苗的基本要求

疫苗不错解决了不少传染病的问题。且看天花,已因疫苗不再出现。小孩饱受折磨的传染病:麻疹、破伤风、百日咳、白喉、小儿麻痹,出生后两年内使用疫苗预防接种,已经绝迹。特别小儿麻痹疫苗,用口服法,简单方便。(2)

成功的例子令大部份人相信,疫苗便是有效地针对传染病的妙法。可是需知道,还有很多传染病,未能用疫苗解决。爱滋病经四十多年努力,仍未有疫苗;肺结核经七十年改进,仍未能有效预防;还有流感疫苗,只提供30-50% 效果;寄生虫病,包括疟疾及血吸虫等,仍未有疫苗。(3)

COVID-19疫苗,经过了初步安全(一期)及剂量(二期)实验合格,等于有效吗?预见数月后上市是可能的,效果呢?

事实上,控制感染的有效疫苗的标准要求早已被证明(2)。下表提供了简单摘要:

有效疫苗的特点
安全 疫苗本身不能引起疾病或死亡
免疫保护 疫苗必须预防因接触病原体而引起的疾病
提供持续的保护 预防该疾病必须持续数年
诱发中和抗体 一些病原体(例如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了无法替代的细胞(例如神经元)。中和抗体对于预防此类细胞的感染至关重要
诱发保护性T细胞 通过细胞介导的反应可以更有效地处理某些病原体,尤其是细胞内的病原体
实际考虑 每剂成本低,生物稳定性好,易于使用和副作用少

疫苗制作的免疫学专家,早已定出特殊作用的疫苗的五个标准。

  1. 接种必须安全,对受者不导致疾病或伤亡。今天COVID-19 疫苗已获证享有短期的安全性,一般是说三个月的观察,之后仍有可能产生不良反应的。短期的安全是指三个月,而长期是指六至九个月。过去有一些疫苗曾有不良影响超过更长的时间。
  2. 疫苗的免疫保护,必须针对目标病毒,即COVID-19,不是一般性的免疫增强。要证明此点,必须在疫区招揽受染高危者或初染病者测试。相信目前众多研发单位,仍未达到此阶段,或正在筹划中。
  3. 疫苗必须具备长期的免疫保护作用,此乃长期工作。
  4. 疫苗必须引导特殊针对性的抗体产生,即抗COVID-19抗体。此亦有待临床测试证实。
  5. 若能证实T细胞作用获有效提升,乃属更佳的疗效保证。目前各研发者,可能在实验室内已信心十足,但仍需临床佐证。

按上述原则分析,令人振奋的疫苗报导,所欠资料尚多,必须假以时日佐证。安定人心的作用背后,实事求是的工作多的是。

还有另一问题,乃属接种的形式。若能使用口服渠道,方便快捷。可惜口服疫苗困难重重,特别是我们这刻对疫苗的渴望,更难矣。

体内的免疫能力

以上的讨论,限于特殊针对性的,针对防御COVID-19病毒的办法,即是现代医疗系统一击即中(成功的话)的绝招。我们殷切期望成功,同时担心不成功怎办?

其实免疫系统掌握着抵抗入侵的病菌病原的种种办法,一般都成功坚守,只是碰上异乎寻常的病毒,方寸尽失。COVID-19 的今天,已造成史无前例的恐慌,我们殷切期望一击即中的疫苗,同时应该准备愿望成空的补救。补救就在那一般性的免疫抵御能力的提升,虽未能单一靶向,克服COVID-19外侵,是否可以把整体的、非针对性的抵抗力量增加呢?我们常见一家人中,只一位染疫,其他健康,不就是证明健康的抵御力优良者,抵挡得住吗?

一般性的免疫抵御:从接触病毒开始,增加分泌,如鼻液、痰液,增加内含清菌成份,给体内T细胞抗毒能力和数量增加,拖长准备时间;到接触搏斗展开时,不断坚守待援。这些现象并非幻想出来,其实是每个人必具条件,早在有关文献报导,战胜者若无其事,战败者沦为病患而已。

一般性免疫抵御的功能,可以客观地推动增强吗?有关文献同样有不少报导。虽然体内的抵御能力没有疫苗一击即中的震撼,但具体的免病、保健康成果是必然的,否则人类的毁灭早已发生了。传染病学的一种现象分析,说瘟疫发展一段时间之后,可见群性免疫 (Herd Immunological Defense) ,不再增加病例,其实论点有相似地方。

疫苗外的预防

今天的医疗界,高度肯定单靶向治疗,作为唯一方向,原则性地否定了整体性考虑。响往疫苗,整体性提升免疫力变得不重要。2017-19年,当COVID-19 瘟疫还未到临,美国哈佛大学学者提供了大量学术证据,说明维生素D对呼吸道感染(传染病)具备预防作用,即整体性提升免疫抵抗微生物作用。多年发现,地球北部地区,冬春天气寒冷,日照短少,居民(特别儿童)患感冒大增。日照短少,影响了维生素 D 的自然制作,促成呼吸道感染。之后,很多的动物实验都能证实维生素 D确有提升一般免疫能力,抗感冒的机理。(4)

哈佛专家的讨论,给我们很大的鼓舞,那是整体观的论述!随着COVID-19继续恶化,各界容纳不下整体观预防的论调,一切归疫苗了。哈佛专家的呼吁,很快沉寂。

传统中医药与免疫防御

传统医学如中药,有不少记录免疫抗病的研究。某程度上,亦已享有一点关注,正鼓励着我们借此大疫天机,作出研究贡献。比如说:把我们熟悉的一些预防性 、免疫支撑性极高的中药,混同维生素D研究,佐证其整体免疫自卫的协同作用。

多年来,我们关注传统中药的免疫功能。传统中医药强调人体生理的整体平衡和谐,促成无病的健康境界,那怕在治疗当中,也不忽略器官整体功能的照顾。使用现代免疫学思维,传统医学的进取重点,正是免疫功能的平衡和谐:人体免疫功能不济乃百病丛生;免疫功能过盛乃导致自体免疫病(如风湿类病)。我们研究所的项目选择,一向以免疫思维带动。

本世纪初,纽约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与我们合作,找寻提升免疫功能以抵消癌细胞增长的中草药,结果选中了五种深入研究。常言中药 “补气”乃属提升免疫能力;“血瘀”乃拖累免疫能力无疑。研究结果,颇能提供佐证:如黄芪补气,乃提升免疫功能之表表者。之后,我们使用免疫思维研究支持治疗敏感病、传染病等的中草药。

十七年前,香港沙士疫情中,我们配制了简单预防性药方(补肺汤),给 2,000 多名医院工作的高危接触者服用两周,目的在一般性地提升他们的免疫能力,抵抗病毒感染。疫情过后,检视医院高危接触者的染病情况:曾服用配给预防配方补肺汤者,未有感染案例;相对未能服用者,0.4% 感染。(5) 良好的结果,给我们很大的鼓舞,传统中药于病毒感染的使用和预防性的领域,立刻显示曙光。

“补肺汤”的配方内容:预防宗旨出自玉屏风散,以黄芪为主的补气元素,配以南方常用于轻性 “外感” 的桑菊药方便成-服:志在抵挡感染,治未病预防,不治已成呼吸道感染的护身补充剂。

结论

本年 COVID-19 发病以来,各方讯息不绝,其中有关中药治疗者充积。细察报导内容,药方复杂,强调对入院病人治疗的好处,却未见预防感染的研究计划。再者,现时各方将防御疫症的角色寄望于疫苗的研发。现在可能是适当的时候,认真地研究免疫系统的一些标准普遍之处,并将它纳入即将展开的硏究计划,不单只是防御新型冠状病毒,还防御其呼吸系统感染。即使当有效的疫苖硏制成功,那些不论有没有接种疫苗仍有风险的人仍会有所裨益。此情此景,正积极鼓励我们多作贡献,往中药预防的方向努力。多月来研究方案,已大有眉目,陆续在各学术杂志发表。(6-10)

紧记:当顽劣的病毒到达人体的呼吸系统的闸门时,会遇到仅有以标准盾牌和棍棒作守卫的哨兵。他们并没有强弓利箭和过往经验,更没有应许的子弹。但这些经妥善训练,妥善供应和妥善准备的哨兵是可以保护我们的系统安全整洁,我们即使饱受焦虑仍可以安然渡过,所以我们的工作是要透过由秉承传统的简单方法去强化这些哨兵。

行文之前,偶见网上相传,非洲疫情活跃可忧,岛国马达加斯加总统Rajoelina,大力宣扬草药配方的抗疫作用。细想该国与印度关系密切,或许印度有草药,可以预防感染。亚非一洋相隔,竟似所见略同。

疫苗佯作救命草
忧似迟来未有缘
万千庶黎窝居处
茱萸导引好坚持

参考


  1. What Happened in China during the 1918 influenza pandemic. Cheng KF, Leung PC. International J. of Inflections Diseases (2009) 11, 360-364.
  2. Immunological principles of vaccination. Ada GL. Lancet 1990, 335:523-526.
  3. Immunology. Janeway CA. Garland Publisher USA p.579.
  4. Study Confirms Vitamin D protects against Cold and Flu. Mc Greevvey S, Morrison (2017). Harvard Gazette Oct 2019.
  5. Using herbal medicine as a means of prevention: Experience during the SARS crisis. Lau TF, Leung PC, Wong V. 2005. Am J Chin Med. Vol 33(3) 345-356.
  6. What can we do for the Personal Protection against the CoVID-19 infection? Immuno-boostering Specific Supplement could be the Answer. Ben Chan, CK Wong, Ping Chung Leung. J Emerg Med Trauma Surg Care 2020, 2: 007.
  7. What do we expect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COVID-19 Pandemic? Leung Ping-chung, Chan Chung-lap Ben, Wong Chun-kwok.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Journal, 2020, Vol 3, Issue 1.
  8. A Response to Massimo Bonucci’s Editorial: COVID-19 Outbreak: How to Use Current Knowledge to Better Treat. Ping-Chung L. EJMO DOI: 10.14744/ejmo.2020.46269.
  9. Clinical Use of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Current COVID-19 Crisis and Related Research Planning. Ping-Chung L, Chung-Lap Ben C, Chun-Kwok W. Clin Res Infect Dis (2020). 5(1): 1054.
  10. Epidemic Diseases and Chinese Medicine - From Ancient to Current Time. Leung Ping-chung.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and Infection Diseases 1: 001. 10.29011/JTMID-101.100001.

作者︰梁秉中教授

香港大学内外全科医学士、澳洲皇家外科医学院院士、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医学院院士、香港大学外科硕士、香港骨科医学院院士、香港医学专科学院院士(骨科)、香港中文大学理学博士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矫形外科及创伤学系终身讲座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中医中药研究所临床研究中心总监
药用植物应用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香港中文大学)主任

2020年9月